历史转折中的英伟达:百亿豪赌奇迹 实习生项目救主
文/颜萌 李林(编译)
量子位 出品 | 公众号 QbitAI
所到之处,英伟达CEO黄仁勋例行强调:我们是一家AI公司。
谁又能说不是?
市值两年上涨 7 倍,芯片供不该求,屡战英特尔,坚持怼谷歌,是当前AI大红大紫中的实力玩家,也是AI大潮中最闪亮耀眼的明星缩影。
创立 24 年来,从游戏芯片供应商,到AI芯片垄断者,英伟达俨然历史钦定。
不过,回溯英伟达的风云际会,历史进程纵然功不成没,个人奋斗更是不容忽视——没有濒临破产时的豪赌,没有在CUDA上百亿美元的押注,又怎会有如今风光无限的英伟达和黄教主。
《纽约时报》记者Don Clark,决定揭秘英伟达“奇幻漂流”背后的关键时刻。
这不止是一个豪赌出奇迹的案例。
英伟达转折点
转折点是“CUDA”。
CUDA,英伟达的并行计算平台和编程模型。在它出现之前,英伟达的主要芯片GPU只是一个负责在屏幕上绘制图像的“图形处理单元”。
但CUDA的出现,让GPU拥有解决复杂计算问题的能力,可以帮手客户为差别的任务对处理器进行编程。
好比远在波兰的图像识别公司CTA.ai,可以用它帮手筛查肠道图像——仅需要病患咽下一个药丸大小的传感器,就能让医生检测肠道功能紊乱的速度能够比视频检查快速70%,不但检查成本降低,并且诊断结果更精确。
对于类似的GPU应用,CTA.ai并不孤单。
GPU也正出现在越来越多出现在新兴设备上,好比无人车、机器人、自动驾驶汽车、办事器、超级计算机和虚拟现实设备。
它几乎是AI市场最为核心的需求品类,因为当前只有英伟达的GPU,才能快速处理各种复杂的人工智能任务,如图像识别、脸部识别和语音识别,甚至深度学习加速、气候建模,石油勘探都必需标配GPU。、
实际上,这样的应用,远超老黄的最初预期。
黄仁勋生于台湾,在俄勒冈州立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学习电子工程,后来在硅谷的芯片制造商工作。
1993 年,他和Chris Malachowsky、Curtis Priem一起创办了英伟达,最初,他们给游戏PC提供视觉特效,帮它们和那些专业的电子游戏机竞争。
Malachowsky说,公司最初的产品并不可功,而图形市场对手众多。后来,英伟达重组了它的产品和战略,逐渐与对手拉开距离,最终成就了在游戏PC中GPU加速器卡的绝对的领导地位。
GPU生成三角形以形成框架结构,模拟对象,为显示屏上的像素赋予颜色。要做到这一点,必需并行执行许多简单的指令,这就是图形芯片随着微型处理器数量的增加,性能优化的原因。
如何最大化利用这些微处理器的并行计算能力,始终是英伟达核心关心的问题。
也是CUDA诞生的原因。
实习生杰作
2004 年,斯坦福大学博士生Ian Buck进入英伟达实习,这是CUDA研发的开端。当时,Buck参与过一项编程竞赛,任务是让能更容易地办理GPU的众多计算引擎。
△ Ian Buck 来源:heise.de
CUDA的核心设计理念就是计算机中的线程。与传统CPU中的4、 8 和 16 个线程差别,GPU中的线程可以多达几万个。
Buck体现,看起来这些线程的办理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。但实际上,编程人员主要的困难在于如何发挥这些线程的优势,而不是办理这些线程。早期,CUDA的性能主要依赖编程人员人工发现代码中可并行计算的部分。
目前,随着CUDA库的发展,这方面的工作开始越来越自动化。CUDA团队已经开发了很多石油、天然气和国防等相关产业所使用的科学计算方面的库。最终, 2012 年发布的Titan超级计算机使用了 18688 个NVIDIA Tesla K20 GPU作为协处理器,标识表记标帜着GPGPU在高性能计算方面的成功推广和应用。从 2011 年开始,Top 500 的超级计算机中至少有 50 台会使用GPU进行加速。而这些机器基本上也都出现在Green 500(全球节能超级计算机榜单)的列表中。
Buck曾体现,在CUDA的应用傍边,最让其影响深刻的就是,,乳腺癌检测和诊断的系统。与传统方法比拟,采用支持CUDA编程的Tesla GPU后,医生能够更早、更精确地发现乳腺癌。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数据显示,基于CUDA的系统在运行蛋白质配体运算(用于研发治疗癌症和老年痴呆症的新药)时只需要本来1/ 12 的时间。
此后,CUDA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。